
牦牛养殖与市场对接:如何让产品 “走出去”
2025-04-09
在我国广袤的高原地区,牦牛养殖作为一项传统产业,承载着当地农牧民的生计与希望。牦牛因其独特的高原适应性,产出的肉、奶等产品品质优良,富含营养。然而,长期以来,牦牛养殖产业面临着产品难以高 效对接市场、“走出去” 受阻的困境。
从养殖端来看,牦牛养殖多以分散的家庭养殖为主,规模化、标准化程度较低。不同养殖户在养殖方式、饲料投喂等方面存在差异,导致牦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。这使得在面对市场时,难以形成统一稳定的产品标准,影响了消费者对牦牛产品的信任度。而且,由于地处高原偏远地区,交通不便,物流成本高昂。新鲜的牦牛肉、奶制品等在运输过程中,不仅损耗大,还难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,进一步限制了市场的拓展范围。
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高品质、特色肉类及奶制品的需求日益增长。牦牛产品作为具有高原特色的高品质食材,理论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但现实中,消费者对牦牛产品的认知度较低。多数消费者不了解牦牛产品的营养价值、烹饪方式等,导致市场需求未被充分挖掘。同时,牦牛养殖产业缺乏有效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。众多养殖户各自为战,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合力,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为解决牦牛养殖与市场对接的难题,实现产品 “走出去”,首先要推进养殖的规模化与标准化。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引导养殖户整合资源,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,统一养殖标准,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。其次,改善交通基础设施,降低物流成本。通过与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合作,优化运输路线,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。再者,加强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。利用现代媒体手段,宣传牦牛产品的特色与优势,举办各类美食节、展销会,提高产品的知名度。同时,打造统一的牦牛产品品牌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
在众多牦牛养殖企业中,西藏娘亚牦牛养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脱颖而出。该公司前身是嘉黎县牧场,经嘉黎县政府主 导改制而成。公司拥有职工 57 人,总草场面积达 14.35 万亩,2019 年年底牲畜存栏数为 1278 头,总资产折合人民币 11.1 亿元。公司专注于娘亚牦牛的养殖、繁育,收购牛奶制作成酸奶、拉拉、酥油等特色畜产品。秉持 “致力于打造高原牦牛产业领导 品牌” 的使命,坚守 “不忘初心,带领牦牛产业砥砺前行,造福藏区和人民,为人类营养健康保驾护航” 的愿景,以 “天生、敬畏、守护” 为价值观,不断探索创新,在推动牦牛养殖产业与市场对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为当地牦牛产业发展树立了典范,正朝着让娘亚牦牛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目标大步迈进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